• 浦江:敢叫青山变金山
  • 资讯类型:关注浦江  /  发布时间:2020-09-01  /  浏览:1177 次  /  

  先后评为浦江县环境卫生十佳美丽村、美丽庭院示范村、五星级精品村;连年举办乡村旅游节、体育旅游节、赏荷淘货节;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美丽生态带来金山银山”……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到市民游客寻找田园、寻找烟火的诗意目的地,花桥乡里黄宅村人的小康梦,在持续奋斗中一步一步成为现实,如今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3.5万元。

  村内,民居高低分布、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花木掩映,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水碧天蓝,美丽乡村近在眼前。然而保洁员马竹香却告诉记者,这里几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狭窄的村道遍布杂草,溪内垃圾胡乱倾倒,清都清不完,完全是一个村居环境脏乱差的老旧山村。

  前些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里黄宅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导致村庄田地荒芜,村集体也没有资金投入到村民关心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上来。村党支部认识到,村集体无钱办事的窘况必须扭转,否则,里黄宅村各项事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2014年,我们盘活利用了一块零星的土地,获得了一些集体经济收入,渐渐达到了收支平衡。里黄宅村党支部书记盛秉光告诉记者。

  穷则思变,有资源优势就要善于运用优势。里黄宅村有着5000余亩山林,2000余亩山地以及500余亩良田,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通过盘活土地获得村集体经济收入后,里黄宅村创新思路,充分依托和挖掘自身现有资源,开辟了一条村集体可持续的创收增收之路。

  从2014年开始,里黄宅村两委和村民谋划起集体经济发展的大手笔:引进浙江浦江莓蓝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把它作为村集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实体;依托浙江省第三批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项目完成土地流转,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双赢,村集体经济由此不断壮大。

  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宅村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通过出租、整合开发、转让等方式,盘活村集体土地资源,将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了融合番薯种植、民宿餐饮、骑行旅游等为一体的农旅体发展模式,村庄影响力逐年扩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破零加零

  村集体经济壮大后,里黄宅村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相继完成了村内主干道硬化、沿溪房屋立面改造、古民居保护和修缮等工作,村内的小巷铺上了石子,恢复了旧时面貌。原先脏乱差的卫生死角,改造提升成为小景观。同时,村里实行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努力将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前列。村集体资金真正成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层民生工作的物质基础,也真正花在了刀刃上。

  “‘村两委带头带得好,环境都整顿好了,路也修了,时常有游客来村里游玩。现在村里的山林田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了,村里发展得也很好,生活比较富足。眼下的生活,让马竹香很是满足。

  村庄美了,村民也通过承包土地种起番薯,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小康路。简单忙碌的农村生活图景在村里重现。每到天晴,村后的百亩番薯基地总有村民早早下地,除草、翻地,伺弄着自家承包的金疙瘩

  番薯种好后,村里会帮助我们找到销路,收购的价格大概是每斤1.5元。自里黄宅村鼓励村民承包土地种番薯开始,村民黄成满就承包了5亩地,熟悉的农事生活让他踏实又满足。黄成满告诉记者,自从种上番薯,打扑克、搓麻将的村民少了,村民纷纷把种番薯作为日常活动。番薯种好了还有经济收入,下地也是一种运动,可以促进健康,比打麻将、打牌好多了。村民生活有了奔头,连带着村风民风都变得淳朴和煦。

  去年,里黄宅村实现了山林按现有人口每人1000元的分红。也是从去年开始,里黄宅村鼓励每个村民参保大病保险,并每人补助100元,村里所有村民不用自己出钱,村里都会拿出集体资金为所有村民上缴房屋保险、老年医疗保险等保险费用。一系列优惠补贴措施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的负担。这种小处着手惠民生的做法,着实让当地的村民心里暖了一把

  借助土地优势、盘活集体经济、反哺民生改善,里黄宅村在探索中前行,一幅生产美产业兴、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幸福小康乡村画卷越绘越清晰。

来源:浦江新闻网  作者:王锦  黄晓聪     发布时间:2020-08-31 10:48:00

关注浦江房产网,关注浦江城市发展!

您的关注,点赞,评论与转发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1565102849589965.jpg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浦江房产网 Copyright 2014-2020 浦江房产网 版权所有
浦江房产网运营中心:浙江省嘉兴市 合作联系:18314830908
网站客服QQ:3126053
浙ICP备11000611号-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