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断上涨的高房价日益成为舆论焦点、百姓之痛时,人们越来越发现,除了享受暴利的开发商,高价出让土地的地方政府同样是大赢家。由此引发的“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质疑。
央企也好,民企也罢,疯狂拿地、推高地价房价的背后,总能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影子。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委员透露,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约达14239亿元,一些城市年土地出让收益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五六成之多。据记者了解,西部某城市年财政收入为200余亿元,而其年经营土地的收入竟超过了100亿元。
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更何况,与其他实体投资项目相比,房地产开发当年就能见效,对GDP的“贡献”显著。这就不难理解地方政府为何热衷于卖地。如此情况下,又如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主动控制房价?
把出让土地作为地方的主要财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一荣俱损”的短期行为。一方面,在滚滚而来的财政收益和“政绩”面前,百姓的买房承受能力、耕地保护红线都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方面,一届政府把今后50年到70年的土地收益一次性收取,实际上是预支了未来若干年的土地收益总和。这种“透支”必然影响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高地价、高房价,最终都会增加消费者负担,加剧百姓住房难;地价过快上涨吹大房地产泡沫,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埋下隐患。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打破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共享链条。
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安排上弱化地方“以地生财”的冲动。一方面,亟待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变寅吃卯粮式的一次性“透支卖地”为每年都有土地收入的平稳开发,并且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卖地资金,确保卖地收入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按照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原则,给予地方更多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有财力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浦江房产网 2010年4月4日
- 最近浏览》》
- 热门楼盘展示》》
-
- 【城南区域】玖悦云庭
- 推荐出售房源》》
- · 丰安花园2间
- 327.00㎡
- 458 万
- · 珑泽苑113平
- 113.00㎡
- 111 万
- · 项宅新区14
- 141.00㎡
- 102 万
- · 新城盛昱89
- 89.00㎡
- 120 万
- · 荣建臻园别
- 480.00㎡
- 615 万
- · 东方蓝郡14
- 141.00㎡
- 175 万
- · 东方蓝郡边
- 401.00㎡
- 538 万
- · 万鑫源116平
- 116.00㎡
- 102 万
- · 风华园116平
- 116.00㎡
- 153 万
- · 百岁天苑89
- 89.00㎡
- 129 万
- · 望仙路店面
- 352.00㎡
- 428 万
- · 荣建臻园89
- 89.75㎡
- 126 万
- · 圣奥杭府89
- 89.00㎡
- 168 万
- · 二轻局宿舍
- 124.00㎡
- 98 万
- · 华欣府邸16
- 160.00㎡
- 198 万
- 最新资讯》》